一位叔叔坐在輪椅上,由職員緩緩地推進診症室。
這是一所政府資助老人院,我下午到來外展到診。
翻查紀錄,叔叔今年只有67歲,有高血壓和糖尿病,幾年前因中風導致左邊身乏力,故此不良於行,需要用輪椅出入。
「 叔叔,最近有冇乜唔舒服?」我先發問。
「 係左邊隻手同膊頭痛囉,左邊身喐唔到。」叔叔說話清晰,完全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。
「 等我同你檢查一下。」我嘗試叫他舉起左手,他完全提不起來。我再舉高他的左邊肩膊,的確有點緊,難怪他申訴痛肩。中風後關節容易變緊,多做被動式的伸展對此類痛症會有幫助。
「 我哋開啲藥畀你試吓,睇下有冇幫助?同埋試吓叫物理治療師同你做下伸展,睇吓會唔會好啲?」我嘗試提出解決方法。
「 醫生呀,我隻左手幾時先會好番,好似隻右手郁得咁好?」叔叔突然對我說。
叔叔中風已有多年,左邊身一直不能移動,就算再怎樣鍛練,說坦白緊本無可能恢復原本狀態,我們也沒有靈丹妙藥可以即時解決他的問題,作為醫生其實有時也愛莫能助。
「 叔叔,坦白講,你隻左手唔會去番以前咁。。。其實你平時有冇乜嘢做唔到,但係其實又好想做,我哋睇下有冇辦法做啲訓練, 或者用的輔助工具幫下你,等你做到?」我嘗試坦白,但又嘗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。
中風左邊身乏力,我們說是 impairment,但透過訓練加上輔助工具,他未必不能應付自己的生活所需。故此 impairment 未必一定會令人有 disability。
「我淨係想隻左手變番同以前一樣,好似右手咁囉。」叔叔神情顯得無奈。只有 67歲,神智正常,卻因中風而連走步路也不行,當然是難以接受。
「我意思係,例如你想係老人院自由出入吓,我地可以試吓你用唔用到輪椅; 如果你唔想用尿片,我地試吓用尿壺,或有練過床用便椅。。。 你有冇乜嘢想做到?」 我嘗試再解釋。
叔叔沉默了片刻,然後再說:「我淨係想隻左手好似以前咁。」
也許叔叔對他的中風還是未能接受,或是他還沒有想過,縱使左邊身不能動彈,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。
三言兩語,一時間也難以令他完全了解。
「 不如叫社工同物理治療師幫幫手,同佢傾下,睇下有咩可以做到?」 我唯有建議。
面對困難,總不能只說不行;認清現實,再想想有沒有方法,可以找出你未曾想過的可能性,或許會令你有全新的觀點與看法。
而我們醫護人員一定會在你身旁與你同行。